点击右上角"..."中的""按钮进行分享

中国近3成人为腹型肥胖,患病率最高省份超5成!

代谢网  · 2019/10/24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大量的流行病学已经证实肥胖是心血管疾病(CVD)、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癌症以及骨骼肌肉疾病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然而,全球肥胖流行趋势却有增无减。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分析显示高体重指数(BMI)在死亡的危险因素中位居第四,导致了472万人死亡,损失为1.48亿人伤残疾调整寿命年,因此目前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目标是将2025年肥胖症的患病率维持在2010年的水平。


       一些研究表明[1-4],腹部脂肪的代谢更为活跃,是导致代谢异常,进而引起肥胖相关性疾病的关键因素。中国拥有13亿人口,幅员辽阔、地域多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掌握全国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了解全国层面上与腹型肥胖流行的相关因素,有助于卫生部门制定应对肥胖的政策,那么中国人群的腹型肥胖患病率究竟如何?与之相关的因素又有哪些呢?Obesity杂志发布了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领导的近50万中国人群参与的横断面研究结果[5]。



BMI提示偏瘦也有腹型肥胖,肥胖不见得有腹型肥胖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基于全国代表性的腹部肥胖患病率的最新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全国31个省大于18岁居民样本,定义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为腹型肥胖,结果显示441,306参与者腹型肥胖患病率为29.1%(男性为28.6%,女性为29.6%),估计全国腹型肥胖的成年人数量为2.778亿人(男性约为1.4010亿人,女性约为1.377亿人)。

       进一步数据显示,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腹型肥胖的患病率随之增加。然而即便是在BMI 小于18.5kg/m2(偏瘦)的参与者中,仍有2.6%的参与者存在腹型肥胖;在BMI大于28.0kg/m2(肥胖)的参与者中,超过10%的参与者并没有腹部肥胖。



图1 BMI和腹型肥胖的关系


全国范围内腹型肥胖患病率:东西南北存在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提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全国范围内呈现了南北的梯度,我国东北、西北地区腹部肥胖患病率较高,东南地区较低,总体而言,我国北方地区腹型肥胖患病率较高,南方较低,西部腹型肥胖患病率较高,东部较低(图2)。其中天津的患病率最高,海南的患病率最低,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5倍(52.3% vs. 10.4%)。



图2 全国腹型肥胖分布情况


腹型肥胖的相关因素复杂多样,吸烟状态不同,风险大不同


       该研究还对腹型肥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55-64岁达高峰,然后下降;女性在55岁至64岁腹型肥胖的患病率最高,而男性在45岁至54岁腹型肥胖的患病率最高,男性超重和/或肥胖的患病率在45岁之前高于女性,但在45岁之后则女性高于男性;吸烟、饮酒、已婚或同居状况、CVD家族史与腹型肥胖患病率较高相关,而女性腹型肥胖患病率较低与高学历相关。汉族人群腹型肥胖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男性城市地区的腹部肥胖患病率较高,但在女性中并未看到城乡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吸烟状态、饮酒、婚姻状态、CVD家族史与腹型肥胖相关,但是正在吸烟的状态与低腹型肥胖风险相关,既往吸烟与高腹型肥胖风险相关。



图3 腹型肥胖参与者的特征分析


       这项研究表明腹型肥胖与BMI定义的肥胖密切相关,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在BMI 小于24.0的参与者中,仍然有10.5%的参与者有腹型肥胖,在BMI大于28.0的参与者中,超过10%的参与者没有腹型肥胖。

       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在中国,腹型肥胖非常普遍,并且各省之间的患病率存在很大差异。年龄、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已婚或同居状况、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与腹型肥胖相关;然而,性别、地区(城市或农村)、种族与腹型肥胖的风险并无关联。


参考文献

[1]Einstein FH, Atzmon G, Yang XM, et al.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visceral and subcutaneous fat depots to nutrients. Diabetes 2005;54:672-678.

[2]Yusuf S, Hawken S, Ounpuu S, et al; INTERHEART Study Investigators.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27,000 participants from 52 countries: a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2005;366:1640-1649.

[3]Zhang C, Rexrode KM, van Dam RM, Li TY, Hu FB. Abdominal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mortality: sixteen years of follow-up in US women. Circulation 2008;117:1658-1667.

[4]Wedell-Neergaard AS, Eriksen L, Grønbæk M, Pedersen BK, Krogh-Madsen R, Tolstrup J. Low fitness is associated with abdominal adiposity and low-grade inflammation independent of BMI. PLoS One 2018;13:e0190645. doi:10.1371/journ al.pone.0190645

[5]Linfeng Zhang , Zengwu Wang1, Xin Wang,etal.Prevalence of Abdominal Obesity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Nearly Half a Million Participants.Obesity (2019) 0, 1-8. doi:10.1002/oby.22620


 

肥胖症

文章来源:代谢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代谢网”,版权均归代谢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代谢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分享到微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