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写入指南,将HbA1c<7.0%定义为“血糖控制良好”。此前我国相关流调均未检测HbA1c,无法根据新标准估测我国糖尿病人群的患病和控制情况。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研究组在中国疾控中心(CDC)全国疾病监测系统162个监测点基础上开展了“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糖尿病专题调查”。该研究覆盖了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了98 658名≥18岁的成人。2019年4月30日,代谢网“专家面对面”栏目特邀专家刘建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就中国糖尿病人群的流调特点和危险因素采访了宁光院士。
刘建民教授:请您介绍一下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
宁光院士: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确实在明显增加。1980年,中国第一次糖尿病患病率调查时仅为0.67%,到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糖尿病专题调查”研究揭示
中国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11.6%和 50.1%。
最近几年又有几次比较大规模的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流调,虽然这些调查结果数字不尽一致,但是患病率提示都在10%以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人群患病率在10%以上的这个数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是一个糖尿病人群大国,而且也是一个患病率大国,这是需要大家共同警惕的。
刘建民教授:跟糖尿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宁光院士:糖尿病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的危险因素也非常繁多。但是现在最主要的应该是以下四项因素: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包括以前大家出行都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现在大家更多的是以车代步、久坐,空前普遍;其次,因为
饮食等营养的极大丰富,导致的肥胖患病率也逐渐增加;再次,可能大家对年龄并不是很重视,但是
年龄在糖尿病发病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后是我们
饮食中营养成分的改变,大家可能认为中国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增加的人群,但是根据CDC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国人群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90年代末以后就已经是逐年下降了。分析中国人群的饮食构成,可以肯定的是,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没有关系,而是总能量的增加引起的,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这个问题。
关于年龄对糖尿病的影响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1950年我国刚解放的时候,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只有39岁,而到2016年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8岁,也就是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人均预期寿命加一倍,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几乎没有。而2010年全国流调发现,6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是22%,而在60岁以下只有8%,可以看出,老龄化对于糖尿病的影响非常巨大。第二,低龄化肥胖发生率的增加,也就是说儿童肥胖率的增加使得2型糖尿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原来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个成人病,但是现在发现它在儿童中发病率也明显增加,有研究提示,上海地区18岁以下儿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可以达到4%,这主要是儿童肥胖患病率增加所导致的。
刘建民教授:除了以上四点,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糖尿病?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宁光院士:除了以上提及的四大主因以外,其实影响糖尿病发病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这个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所谓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最主要的是在很多食品添加剂、塑料制品和其他日常生活经常用的一些器皿中。它是作为一种添加剂,比如日常所使用的塑料瓶里会添加一种叫BPA的物质,中文叫双酚基丙烷A,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与雌激素非常相似。它们在人体内积聚后会导致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这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密切注意。
除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因素外,另一个是基因易改性。可以说,中国人群的基因易改性与西方稍有不同,但是我们绝对不是在基因上对糖尿病抵抗的一类人群,当然也很难说我们是一个完全敏感的人群。
总而言之,糖尿病是一类病因及其复杂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压力的增加,人们逐渐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之中。各种环境因素和基因因素相互交互作用,导致中国糖尿病人群呈增长态势,给临床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代谢网”,版权均归代谢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代谢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