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中的""按钮进行分享

【特约专论】协同创新促转化 医学研究为人民

代谢网  · 2019/06/04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文章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5):359-360

作者:陈竺


正文

健康中国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国策,而创新驱动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最初于2011年3月由王振义教授在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之后,从中国未来医学发展的考虑,给中央写信,提议建立国家转化医学中心。这项提议很快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领导的批示。此后,从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2018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结构封顶、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转化医学大楼投入使用,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已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决策者、建设者们为此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心中。


在此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和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体现国家医学科技平台的使命,为医学科技与人类健康作贡献。在学科建设领域,我们要突出重点、统筹带动,体现学术为本、创新为先的核心价值;实施产学研用、注重转化的运行机制,坚持科学管理、开放共享的基本管理原则。在这个中心里,需要有一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做学术的人,将创新作为其最为鲜明的特质;要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中长期规划,注重成果转化,体现公益性质,为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改革提供经验。


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将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为重点,通过建设资源保存、开发与共享设施、关键技术支撑设施、转化医学核心设施,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挖掘,以期发现和验证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对疾病进行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其根本目的在于对疾病进行早期预警、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提高治愈率。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不仅要对这三大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的系统生物医学进行研究,还要统筹带动呼吸、神经、泌尿、肾脏、妇产科、儿科、感染、免疫性疾病和传统中医药学等学科的发展。


我们是医学工作者,也是自然科学工作者或医学科学工作者。所谓自然科学就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精准观察;是对自然界所有事物内在运动规律永无疆界、永无止境的探索和揭示过程,而医学则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科学研究、防治技术和人文关怀之集大成的学问或职业。医学研究是一门探究人体结构功能、疾病发生发展及促进身心健康基本规律的科学,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我们不仅要将医学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还要将医学科技成果向工业界转移,应用于疾病预防和临床诊治;制定基于医学伦理的公共健康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即科学发现必须转化为实际应用,改善人类健康。这就是转化医学。


我们现在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于中国的转化医学而言,应该是双轴双向的医学研究。双轴就是既要有针对患者的临床医学,又要有针对一般人群的预防医学,双向则是由临床或公共卫生需求到实验室研究和从实验室到临床及公共卫生现场的研究。对于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转化医学必须以健康促进为主要导向。2016年的全国健康大会,确定了新时期我国的健康和卫生方针,这就要求我们将促进公众健康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要建立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究再到临床应用的全价值链,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群众从这些科研成果中受益。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向纵深发展,表观遗传学的兴起和表型组学的展开,现代医学的系统生物学特征予以显现。极为有意义的是,系统生物医学不仅推动医学由定性向定量科学的进步,而且为西医和中医的汇聚交融提供了语言和桥梁。


21世纪医学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精准医学,即在充分考虑个体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差异的背景下,开展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核心仍然是临床实践。精准医学怎么做?就是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发展21世纪的新医学,不能靠少数人和少数团队,而要靠有序的大团队集成和协同创新。若干有内在联系的国家及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可以联合起来组建国家实验室,最终形成真正原创性的first in human的医学成果。我们要加强产学研用,在政府主导下,以产业为引领,开展双轴医学研究,培养人才,为医患服务。我们说的学术为本、创新为先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仅仅建几幢大楼,买一批贵重仪器设备,而是要有像我们前辈那样敢为天下先的气魄,进行大量"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打基础建机制工作。例如,对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获得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控制率等重要基础数据;对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获得白血病、淋巴瘤年发病率等。在此类工作基础上,通过临床和各种组学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挖掘及整合,必将为我国制定公共健康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要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以全新的概念和技术,对疾病基因表达谱精细分类并识别高危类型,为靶向治疗提供基础。要积极探索临床转化型病房运行机制的创新,以开展Ⅰ期和Ⅱ期早期临床试验为转化医学研究重点,着力于促进疾病诊断、分型、分期、药物和细胞治疗、微创手术机器人、可穿戴健康监测及治疗器械、微型加速器、高质耗材和其他生物医学治疗新技术的开发,并进而形成产业联盟。这是一个公共平台,主要功能是为学界和产业界提供基本服务。


我们要加强科学管理,开放共享,创新成果转化形式。要以鼓励创新、加强转化、重视保护的管理原则,规范和统一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要积极争取并高质量完成国家、地方和企业委托的各类项目,加强知识传播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要鼓励和促进企业成果转化,加速新药开发,使自主创新的诊断试剂和仪器设备快速向市场发展。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提高个人在职务发明中的权益比例。


我们要改革人事制度,创新人才招聘、引进和培养机制。要以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按国际标准招聘首席科学家和PI,以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事业留住人才,实行全程绩效管理模式,以"国际一流"为考核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


我们要创新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的运行模式,拓展资源。现在,中心的运行经费中设立了开放基金、创新转化研究基金和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这些经费将分别用于临床和基础PI联合申请课题的研究、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联合的课题研究、疾病治疗、人才引进、临床试验受试者费用补助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必须指出的是,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真正的原始创新成果,特别是核心技术绝不是靠钱买得来的。我们国家还在脱贫攻坚阶段,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青蒿素精神,力争高质量、低成本地做好各项工作。


在建设和运行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协同创新,就一定能极大地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福于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丝绸之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文章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5):359-36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代谢网”,版权均归代谢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代谢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分享到微信

相关推荐